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职工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是打响脱贫攻坚战役的第一仗。近年来,三门峡市各级工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为动力,以促进就业再就业为目标,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强化培训、搭建平台,以实现更充分、更合理、高质量的就业。
一、目前劳动就业基本情况
受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以及自身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市经济近几年一直在困境中砥砺前行。2014年后,为彻底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脱贫,我们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在“就业援助”之上,一是举办求职招聘活动。针对不同就业群体求职意向,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帮助求职者与企业实现供需见面,现场提供就业政策、维权指导、求职就业指南等咨询服务。3月份,全市举办招聘会9场,发放各类就业宣传资料37200份,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7077人。二是开展劳务对接。鼓励主要劳务输入地与输出地的工会组织合作开展劳务对接活动,通过开展地区工会间各种形式的劳务协作,建立就业服务和维权协作长效机制。灵宝市总工会利用省外农民工工作站输出劳务人员3300人,现已全部安置就业。三是开展技能培训。大力发挥工会职业培训机构作用,广泛开展“订单式”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获取收入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就业,特别是重点解决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转岗安置问题,今年2月17日,河南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启动仪式暨三门峡春季用工洽谈会在我市湖滨广场举行,共吸引350余家企业参会,涉及15个行业、200多个工种,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求取应聘的有3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综合近年来的数据不难看出,就业工作面临新挑战,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一是劳动力供过于求矛盾突出,由于全市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多,特别是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和近年来部分在外务工人员回潮,职工数量激增,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存在着较大差距,就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短期内无法为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二是失业问题趋于复杂,在经济增速减缓和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失业问题更加复杂,失业规模扩大化、失业类型多样化、失业群体多元化、失业周期长期化现象更加明显,部分低技能、高年龄的失业群体再就业难度加大,一再被迫延长再就业周期,甚至会永久性失业。
三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难问题加剧,就目前官方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数量仍然呈攀升状态,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部分往届而未就业的学生,毕业应聘竞争激烈,加上部分岗位要求基层锻炼和工作经验,高校毕业生在很多方面优势并不明显,整体就业压力日趋严峻。
四是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实践证明,部分服务行业的薪酬和待遇已经是水涨船高,如家政、保姆、月嫂、环境卫生等,但碍于“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择业观念,导致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在一些受到高等教育的群体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高不成、低不就,就业周期进一步延长。
三、推动更充分的就业
(一)激发劳动者自主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利用工会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实施典型引路的做法,以点带面,增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的信心。要及时、透彻地将中央、省、市积极的就业政策宣传到位,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调节,充分激发劳动者的就业热情。
(二)利用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工会要进一步做好劳资双方沟通的纽带,打造好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平台。要准确掌握所在区域内企业的用工情况,以招聘会、职工服务网、工会网为平台,完善市、县、基层信息网络格局,发布信息、推动就业。
(三)强化职工培训工作。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是实现就业再就业最稳妥、最有效的途径。各级工会应充分发挥组织教育的职能,多方整合资源,根据职工需求、市场需要设置课程,切实增强职工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